电池技术的发展,就像一场马拉松,永不停歇。从最初的铅酸电池,到如今锂离子电池的普及,每一次技术的突破,都让电池的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。2025年,电池技术正朝着更高能量密度、更长寿命、更安全、更环保的方向发展。
魅族Note16系列手机的发布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这款手机搭载了6600mAh的超耐久硅碳负极电池,能量密度高达780Wh/L,比传统石墨电池提升了30%。这意味着,你可以连续观看18小时以上的视频,或者在中度使用场景下持续36小时,甚至待机长达48天。这样的续航能力,彻底解决了用户的电量焦虑问题。
vivoY300GT手机则另辟蹊径,它采用了7620mAh的蓝海电池,并且巧妙地优化了电芯结构和布局,实现了能量轻薄的双赢。这款手机不仅续航能力惊人,还配备了90W远航闪充技术,让你在短时间内就能恢复电量。对于重度游戏党来说,这款手机简直是福音。
除了能量密度,电池的倍率性能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。高倍率电池,顾名思义,就是能够以更高的倍率进行充放电的电池。在电动汽车领域,高倍率电池能够实现超快充,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,提升了用户体验。
2025年被视为超快充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爆发元年。比亚迪、小鹏、小米、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-10C超快充电池的新车型,快充电池性能再次迈上一个台阶。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何波表示,国内支持超充的电动汽车车型已经从2022年的20多款增加到目前的超过200款,乘用车迎来了全面超充新时代。
在电池赛道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亿纬锂能、中创新航、孚能科技、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,都在积极研发高倍率电池。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进行突破,还在市场布局上取得了显著成果。
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希望。相比传统液态电池,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都有显著优势。2023年,半固态电池率先在国内落地并实现小批量装车,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/kg。全固态电池最早有望在2025年开始量产。
固态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金属材料和矿资源供应,中游为电池材料包括正极、负极、固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,下游为固态电池制造环节以及动力、消费、储能等各领域应用场景。国内主要企业如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中创新航等,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技术。
储能电池是电池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。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,储能电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。中创新航为智利塔拉帕卡Aurora项目批量交付的高性能储能电芯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Aurora项目由太阳能发电厂(220MWdc)与1GWh储能系统组成,旨在为智利20万户家庭提供全年无碳电力。中创新航提供的储能电芯基于其自主研发的至久电池技术,电芯循环次数突破15,000次,前1000次循环容量衰减率仅为1.5%,实现光储同寿”目标。
电池安全是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。2026年7月1日起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将开始实施。这次修订主要新增了电池底部撞击测试、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试验项目,加强热扩散等安全要求,从产品设计端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发生率。
比亚迪最近获得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,也是一种对电池安全的提升。这项专利名为“电池、电池组及用电设备”,通过改进电池内部结构,提高了电池的连接稳定性和电流传输效率,从而提升了电池的整体安全性。
电池技术的发展,不仅关乎科技的进步,更关乎我们的生活。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,从储能电站到偏远山区的电力供应,电池无处不在,它们默默无闻,却支撑着现代生活的运转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,电池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可能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_海角社区论坛入口">发布时间: 2025-05-28 作者:山特电池
你有没有想过,那个小小的电池,竟然隐藏着如此大的能量?从你手中的智能手机,到穿梭在城市中的电动汽车,再到偏远山区的储能电站,电池无处不在,它们默默无闻,却支撑着现代生活的运转。2025年,电池技术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,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性能的提升,更关乎安全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,看看有电池的故事。
电池技术的发展,就像一场马拉松,永不停歇。从最初的铅酸电池,到如今锂离子电池的普及,每一次技术的突破,都让电池的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。2025年,电池技术正朝着更高能量密度、更长寿命、更安全、更环保的方向发展。
魅族Note16系列手机的发布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这款手机搭载了6600mAh的超耐久硅碳负极电池,能量密度高达780Wh/L,比传统石墨电池提升了30%。这意味着,你可以连续观看18小时以上的视频,或者在中度使用场景下持续36小时,甚至待机长达48天。这样的续航能力,彻底解决了用户的电量焦虑问题。
vivoY300GT手机则另辟蹊径,它采用了7620mAh的蓝海电池,并且巧妙地优化了电芯结构和布局,实现了能量轻薄的双赢。这款手机不仅续航能力惊人,还配备了90W远航闪充技术,让你在短时间内就能恢复电量。对于重度游戏党来说,这款手机简直是福音。
除了能量密度,电池的倍率性能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。高倍率电池,顾名思义,就是能够以更高的倍率进行充放电的电池。在电动汽车领域,高倍率电池能够实现超快充,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,提升了用户体验。
2025年被视为超快充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爆发元年。比亚迪、小鹏、小米、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-10C超快充电池的新车型,快充电池性能再次迈上一个台阶。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何波表示,国内支持超充的电动汽车车型已经从2022年的20多款增加到目前的超过200款,乘用车迎来了全面超充新时代。
在电池赛道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亿纬锂能、中创新航、孚能科技、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,都在积极研发高倍率电池。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进行突破,还在市场布局上取得了显著成果。
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希望。相比传统液态电池,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都有显著优势。2023年,半固态电池率先在国内落地并实现小批量装车,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/kg。全固态电池最早有望在2025年开始量产。
固态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金属材料和矿资源供应,中游为电池材料包括正极、负极、固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,下游为固态电池制造环节以及动力、消费、储能等各领域应用场景。国内主要企业如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中创新航等,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技术。
储能电池是电池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。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,储能电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。中创新航为智利塔拉帕卡Aurora项目批量交付的高性能储能电芯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Aurora项目由太阳能发电厂(220MWdc)与1GWh储能系统组成,旨在为智利20万户家庭提供全年无碳电力。中创新航提供的储能电芯基于其自主研发的至久电池技术,电芯循环次数突破15,000次,前1000次循环容量衰减率仅为1.5%,实现光储同寿”目标。
电池安全是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。2026年7月1日起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将开始实施。这次修订主要新增了电池底部撞击测试、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试验项目,加强热扩散等安全要求,从产品设计端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发生率。
比亚迪最近获得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,也是一种对电池安全的提升。这项专利名为“电池、电池组及用电设备”,通过改进电池内部结构,提高了电池的连接稳定性和电流传输效率,从而提升了电池的整体安全性。
电池技术的发展,不仅关乎科技的进步,更关乎我们的生活。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,从储能电站到偏远山区的电力供应,电池无处不在,它们默默无闻,却支撑着现代生活的运转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,电池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可能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